服务与支持

地址:杭州市中河中路175号
Tel:0571-87826026
Fax:0571-87826021
E-Mail:hz87826026@126.com

企业新闻NEWS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发布时间:2005-06-27  浏览:3118次
大思路出大手笔:写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成立之际

6月25日是杭州科技与经济发展史上历史性的一页———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一号工程”,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上的重大创新。建立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基础上的浙江分院,树起了我国院所体制改革和院地科技合作探索的新标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闻讯欣然题词:热烈祝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成立。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等先后题词祝贺。 
  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并非杭州首创,为什么杭州此举会引起如此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呢?

大思路启动大举措

在自主创新的理念被提高到“全部科技工作首位”高度时,杭州靠什么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一号工程”,打造“天堂硅谷”,坚持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一起抓。杭州市市长孙忠焕说,我们要本着“合作、共建、创新、双赢”的基本原则,为杭州打造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而进行有益探索,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杭州市副市长沈坚说,杭州要实现“一高一领先”难就难在长盛不衰。如何在自主创新中保持足够的发展后劲,就成为我们科技工作的第一要务。当前,我们就是要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上进行重大创新。形成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网络框架,使大学、科研院所直接融入到区域发展中,与当地产业密切合作,为知识在区内的重新组合及技术的不断扩散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为此,杭州市明确把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作为“十一五”杭州建设“一号工程”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外引国家队,内建大平台”的重大战略思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以往的科技合作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化就在于由微观引进到宏观布局,由技术引进到平台建设,由成果转化变为股份合作。要用区域要素互补与效益最大化,使院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建。

杭州市选择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新思路的第一个战略伙伴,有着深刻的科技与经济发展背景。杭州机械工业总量规模占全省机械工业的1/4,效益规模占全省机械工业的1/5强。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机械行业包括京、津、沪、渝等直辖市在内的14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支持,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差距较大。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无疑将加快杭州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世界银行2003年发布了《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报告,杭州市在23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序中名列第一,在23个城市企业经营绩效情况中排名第四。创新活力的勃发,使杭州市成为我国大院名校的新“凤巢”,能及时地吸引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入并集聚到相关的产业中来,从而极大地促进区域内集体性技术进步。

大手笔造就“杭州共建模式”

2005年1月11日,是杭州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杭州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签订科技合作备忘录,筹建浙江分院。从这一天到6月25日浙江分院的正式挂牌,仅194天时间就使构想变成了现实。

杭州的优势,中机院的潜力,浙江分院体制上的创新,使院地合作“形神兼备”,还造就了在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上,特色独具的“杭州共建模式”———政府推动,民营股份,战略联盟,平台建设。即以中机院、杭州市机械院双方的技术资源为依托,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手段,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以市场需求拉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投资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政府推动———杭州市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共同建立了科技合作委员会,由杭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领导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合作工作的具体事项。为与一个科研院所的合作成立专门委员会,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杭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市科技局领导多次赴京商议,副市长沈坚亲自审议,提出了具体意见。杭州市科技局牵线搭桥、组织洽谈、参与调研、落实政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服务。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说,浙江分院的建设能从企业技术开发的需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各个方面解决机械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有利于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也有利于机械院的做大、做强,我们支持双方的合作。

民营股份———浙江分院的最大特点是不谋求“事业编制”。浙江分院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科技型股份公司,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和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院各占50%%股份。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50%%股份中以专有技术入股25%%,其余以先进设备或现金方式出资;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院以产业化项目或现金方式出资。组建后的浙江分院将成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第十一个院属实体,一个民营的科研院所。浙江分院采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健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

战略联盟———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和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院都是改制后的科技型企业,有利于从战略的高度统筹两院资源,使“浙江分院”初现三个新的机制:科学研究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科学研究与投资产业化结合的机制。双方的合作纳入杭州市科技发展总体战略和机械科学研究院产业技术发展战略。这是科研机构面向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人才、科技等优势的有益探索。这种“南北合作”,有利于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使自主创新更具战略性。

平台建设———浙江分院将发展重点放在建立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服务平台、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环保技术及其装备创新服务平台、金属材料应用及其集成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主的四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这四大平台是“浙江分院”建设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也是区别于其他创新载体的重要标志。

产学研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但理念和思路要有所突破却必须大胆创新。“杭州共建模式”的优点,就在于打破了原来的纯科学研究模式,使得科学研究可以针对产业需求进行,建立了股份合作的创新体制和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产业投资有机结合的良好运行机制,使科研与市场、科研与产业、科研与投资有机紧密结合。杭州市市长孙忠焕说得好,浙江分院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技术研究机构,主要致力于平台建设和在机械工业共性基础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成套工程技术与设备、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工作等领域,为浙江省、杭州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浙江分院”刚挂牌,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就对杭州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引进大院名校,打造先进制造业航母”。

怎样实现这个要求?惟有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杭州市科技局局长孙远对如何创新体会颇深。他说,创新文化可以容忍失败,但不能脱离市场和产业发展。为此,杭州市的科技政策也将因此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杭州市科技计划体制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化之中。科技服务已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以创新服务为理念的第二届“创业在杭州”科技服务月活动即将开始。如果说,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是杭州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中的“黑马”的话,那么,杭州市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上还将出现“群马奔腾”的局面。

  摘自科技日报